您好,欢迎来到毛织网! | 免费注册
毛织网
全国服务热线:
毛织网公众号
毛织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了解最新动态
毛织网小程序
毛织网小程序
了解最新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毛织常识>全棉本白纱线双丝光工艺初探

全棉本白纱线双丝光工艺初探

文章来源:互联网编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2-06-13 00:00 浏览:8381
摘要:【毛织网】在印染加工中棉织物或纱线丝光对提高棉制品的质量尤为重要。经丝光后制品的光泽、染色性能、尺寸稳定性和弹性都随之获得改善和提高。目前最常用的丝光液是浓烧碱溶液,尽管其它碱金属如Li、K、Rb、Se的氢氧化物对纤维素也有一定的膨化作用,但它们的

毛织网】在印染加工中棉织物或纱线丝光对提高棉制品的质量尤为重要。经丝光后制品的光泽、染色性能、尺寸稳定性和弹性都随之获得改善和提高。目前最常用的丝光液是浓烧碱溶液,尽管其它碱金属如Li、K、Rb、Se的氢氧化物对纤维素也有一定的膨化作用,但它们的膨化能力随原子量的增加而降低,且成本较高,没有实际意义。此外,某些酸和盐类溶液如硫酸、硝酸、氧化锌等,虽可使纤维紊纤维膨化,获得丝光效果,但实际生产困难,缺少使用价值。而无水液氨因分子量小,纯度高,膨化性能优良,在6O年代后期进行过丝光研究,产品的光泽和染色性能不如浓烧碱,但手感和尺寸稳定性却更好,因此常用在后整理中。
双丝光是指纱线织成织物后进行两次丝光,或纱线丝光后织成织物再丝光,或纱线丝光两次。具体采用哪种双丝光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实验利用现有条件对纯棉本白纱线进行双丝光,以探求较好的丝光工艺。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用8.5 teX烧毛纱线,烧碱,耐碱丝光渗透剂等;自制纱线丝光架,单纱强力仪,显微镜,测色仪等。纱线煮练按常规煮练工艺进行。用烧碱和耐碱丝光渗透剂配制不同浓度的丝光溶液此外,配制I2一KI溶液和1M的直接湖蓝染液。
纱线丝光用自制丝光架做不同烧碱浓度、温度、时间的双丝光试验,同时做无张力丝光(碱缩)进行对比。
1.2 性能测试
强力测试 用单纱强力仪测定处理后的纱线强力;染色及 K/S值的测定是将处理的纱线用直接湖蓝染色后进行测色得到K/S值,比较染色性能和吸附性能,I2一KI实验是将处理的纱线用I2—KI溶液上色,比较得色情况}光泽判断口是将处理的纱线进行切片,观察横截面判断光泽的好坏。
2 结果与讨论
2.1 烧碱浓度
测量经不同浓度烧碱双丝光及两次碱缩后纱线的强力及染色性能、吸附性能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


由图1可知,当烧碱浓度由180 g/L变化到280 g/L时,双丝光纱线的强力逐渐增加}由280 g/L变化到310 g/L时,强力则逐渐下降。这表明当烧碱浓度为280 g/L时,双丝光后的纱线强力最大。而对于两次碱缩的纱线,当烧碱浓度由180 g/L 变化到240 g/L时,强力逐渐增加}由240 g/L到280 g/L时,强力略有下降。但几乎不变I当由280 g/L变化到310 g/L时,强力逐渐下降。这说明当烧碱浓度在240 g/L到280 g/L之间时,两次碱缩的纱线强力最大。
由图2可知,当烧碱浓度由180 g/L变化到310 g/L时,双丝光纱线的K/S值存在一定的波动,但从总的趋势看,当烧碱浓度为280 g/L时,K/S值最大,此时纱线的染色及吸附性能最好。而对于两次碱缩的纱线,当烧碱浓度由180 g/L变化到310 g/L时,可看出浓度为280 g/L时的K/S值最大,这说明此时纱线的染色及吸附性能最好。
由图1和图2可知,无论是双丝光还是两次碱缩,烧碱的浓度都是在280 g/L时效果较好。同时还可看出双丝光后的纱线强力比两次碱缩后的纱线强力大,但K/S值却小,即染色性能和吸附性能较差。这是因为丝光后的棉纤维因溶胀,使大分子间的作用力遭到破坏,在张力的作用下,纤维大分子的排列趋于整齐,使取向度提高 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就能由更多的大分子均匀承担,受力均匀。纤维因某个大分子断裂的几率降低,同时经膨化而重排的纤维相互紧贴,抱合力提高,消除或减小了纤维因大分子滑移而发生断裂的因素,所以强力得到提高。而碱缩纱线处理时没有受到张力的作用,因而强力较小。
纱线经浓烧碱处理后纤维发生剧烈溶胀,结晶度下降,无定形区含量增加,染化料对纤维的作用易发生在无定形区;而碱缩由于没有受到张力的作用,结晶度下降更多,因而两次碱缩后的纱线染色及吸附性能要好于双丝光纱线的。
2.2 处理温度
测量经不同温度烧碱双丝光及两次碱缩后纱线的强力及染色性能、吸附性能的变化,结果如图3、图4所示。

由图3可知,当处理温度由2O℃变化到4O℃时,双丝光纱线的强力逐渐下降,表明处理温度在2o℃时双丝光后的纱线强力最大。而对于两次碱缩的纱线,当处理温度由2O℃变化到 4O℃时,强力也逐渐下降,表明当处理温度在2o℃时两次碱缩的纱线强力也是最大。
由图4可知,当处理温度由2O℃ 变化到3O℃时,双丝光纱线的K/S值逐渐上升,当处理温度由3O℃变化到4O℃时,K/S 值逐渐下降,表明当处理温度在3o℃时K/S值最大,纱线的染色及吸附性能最好。而对于两次碱缩的纱线,当处理温度由2O ℃变化到4O℃时,K/S值逐渐下降,表明处理温度在2O℃时 K/S值最大,纱线的染色及吸附性能最好。
由图3和图4可知,无论是双丝光还是两次碱缩,当处理温度在2O℃到3O℃之间时效果较好 由于浓烧碱与纤维素纤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低对反应越有利,但温度过低,一方面烧碱溶液粘度显著增大,使烧碱不易进入纤维造成表面丝光,另一方面考虑到经济效益,保持低温需要相当大功率的冷却设备和电力消耗,因此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此外,还可看出双丝光后的纱线强力比两次碱缩后的纱线强力大,但K/S值却小,即染色性能和吸附性能较差。其原因同上。
2.3 处理时间
测量经不同时间烧碱双丝光及两次碱缩后纱线的强力及染色性能、吸附性能的变化,结果如图5、图6所示。

由图5可知,当处理时间由1 min变化到5 min时,双丝光纱线的强力逐渐上升;由5 min变化到6 min)时,强力逐渐下降,表明处理时间在5 min时双丝光后的纱线强力最大 对于两次碱缩的纱线,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由图6可知,当处理时间由1 min变化到5 min时,双丝光纱线的K/S值逐渐上升,由5min变化到6min时,K/S值逐渐下降,说明当处理时间在5min时。双丝光后的纱线K/S值最大,纱线的染色及吸附性能最好。对于两次碱缩的纱线,其变化规律相似。
由图5和图6可知,无论是双丝光还是两次碱缩,处理时间都是在5 min左右时效果较好。且双丝光后的纱线强力要比两次碱缩后的纱线强力大,但K/S值却小,即染色性能和吸附性能较差。
2.4 光泽判断
将处理的纱线进行切片,观察横截面。判断光泽的变化。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未丝光棉纤维的截面是腰圆形的,经丝光后截面由腰圆形变成圆形}而经过碱缩后的棉纤维截面则由腰圆形变成椭圆形。不同处理浓度、温度及时间的变化,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差别不很明显。
棉纤维经浓烧碱处理后会发生不可逆的剧烈溶胀,由于纤维的溶胀使分子间的空隙增大,从而引起纤维细胞的膨胀。使纤维的直径增大,纤维纵向的天然扭曲消失,此时施加适当的张力。纤维经拉伸后整齐度提高,表面原有的皱纹消失,规则反射提高,增加了反射的强度,使织物显示出了丝一般的光泽。
2.5 I2一KI实验
将处理的纱线用I2—KI溶液上色,比较得色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碱缩纱线的颜色深于丝光纱线的,而未丝光的本白纱没有颜色。
不同处理浓度、温度及时间的变化,从本实验中看不出差别。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可认为比较好的丝光工艺是:浓度280g/L温度20℃,时间5 mln或浓度280 g/L,温度30℃,时间5
min。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验比较单次丝光和双丝光的不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经双丝光后的纱线强力、K/S值及光泽都好于单次丝光,这说明双丝光可以明显提高棉纤维的性能。但温度是20还是3O℃时性能更好,在本实验中不能确定。

3 结论
(1)双丝光效果较好的工艺条件是.浓度为280 g/L,时间为5 min,温度20~30℃。
(2)就纱线的强力和K/S值改善而言,双丝光比单次丝光效果更好,纱线光泽更亮,手感更舒适,可使棉制品的服用性能有较大提高。

推荐阅读

加入织信通会员
享受旺铺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