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毛织网! | 免费注册
毛织网
全国服务热线:
毛织网公众号
毛织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了解最新动态
毛织网小程序
毛织网小程序
了解最新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毛织常识>减少棉纱线毛羽的途径和方法

减少棉纱线毛羽的途径和方法

文章来源:毛织网编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2-05-08 00:00 浏览:7506
摘要:1. 毛羽问题   棉纱的毛羽按纤维伸出纱线基体的形态不同分为:端毛羽、圈毛羽和浮游毛羽三种;按纱线方向分为:头向毛羽、尾向毛羽、双向毛羽、圈向毛羽和乱向毛羽,计十五种。一般情况,0.5~1 mm长度的毛羽占总数的60%左右,1~3 mm长度的毛羽占总数的35%左右,3
1. 毛羽问题
  棉纱的毛羽按纤维伸出纱线基体的形态不同分为:端毛羽、圈毛羽和浮游毛羽三种;按纱线方向分为:头向毛羽、尾向毛羽、双向毛羽、圈向毛羽和乱向毛羽,计十五种。一般情况,0.5~1 mm长度的毛羽占总数的60%左右,1~3 mm长度的毛羽占总数的35%左右,3mm以上长度的毛羽占毛羽总数的5%左右。棉纱通常是由一根一根短纤维经捻合凝聚而成的,有毛羽伸出纱体是必然的,关键是3mm以上的毛羽会严重影响后道的生产,影响纱线及其最终产品的外观、手感和使用性能。如:纱线之间容易缠结,导致织布时纱线不能顺利通过经停片、综眼和筘齿,造成开口不清或断头增多。在无梭织机上使用时,因织机多为小梭口、大张力、高速度的工作状态,若纱线毛羽问题严重,则会引起经纱阻挡断头,织造效率降低。可以说,控制棉纱毛羽是组织织造生产的关键。棉纱毛羽问题除对棉织物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外,还会在下游各工序因受摩擦而脱落,形成飞花,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2 毛羽成因
  2.1 纤维性质
  棉纱毛羽与棉纤维的成熟度、长度、短绒率和细度有关。毛羽大多是纱体中纤维端的外露形成的。纱线内纤维根数越多,头尾数也越多,其它条件一样的情况下毛羽数也就越多,纤维长度越短,越易产生毛羽.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在纤维的诸多物理机械性能中,棉纤维的扭转刚度和挠曲刚度是与纱线毛羽最密切相关的机械性能。棉纤维的扭转刚度和挠曲刚度大,纤维端伸出纱体的可能性就大,形成的毛羽就多。 分析认为,棉纤维的根端比稍端粗,刚度大,根端比稍端更易凸出纱体而成为毛羽,所以,棉纱的端毛羽多为棉纤维的根端。
3.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原棉的成熟度高,细绒棉、长绒棉纺纱时,毛羽较少。分析认为,原棉成熟度高,棉纤维的强力好,纤维相对来说粗细均匀,长度较长。纱线单位长度内纤维数减少,纤维头减少,而且,长细纤维易受加捻扭矩和纤维间摩擦力的作用而使可能伸出纱体的纤维头长度减短。所以,纱体光滑,毛羽较少。
2.3 细纱工艺
  (1) 细纱是纺纱的关键工序,其纺专器材的优劣对成纱毛羽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①钢领直径不精确,圆整度、平整度不良,或有波纹、毛刺、凹凸不平与不光洁,钢领板不平或走动变形,上下运动不垂直,会造成纺纱张力的起伏波动与摩擦效应增加,导致纱线毛羽增加;②钢丝圈与钢领配合不良、嵌花,会造成纱线毛羽显著增加;③导纱钩起槽,对纱条的摩擦,会使毛羽增加;④胶辊胶圈硬度过大,静电集聚,会导致缠绕严重,出现毛羽;⑤锭子对锭尖中心不准,造成纺纱张力波动而使纱线毛羽数量增加。
  (2) 细纱集合器能收拢纱条边缘纤维,使纱条结构紧密、光滑,从而减少毛羽,但若集合器的开口过小,则会使棉须条变毛糙,增加棉纱毛羽。
  (3) 纱线对导纱钩的包围弧过大,会影响加捻的传递,纺纱段捻度减小,毛羽会增加。
  (4) 细纱锭速和车间温湿度条件也是影响毛羽的重要因素。成纱毛羽数随细纱锭速呈正比例增加。细纱车间的相对湿度低于50%时,成纱毛羽也会急剧增加。
  (5) 细纱机加捻部分的工艺条件与设备状态不良;纱线受到刮擦,会损伤纱线结构,使毛羽增加。加捻过程中,外来飞花和短绒附着于纱体而部分捻人纱中,也会形成毛羽。
工艺参数。①车速越高,纱线与槽筒之间的摩擦力越大,纱线受损伤也越大,毛羽数增加;②张力片重,络纱张力大,纱线与络纱通道各部件的摩擦力增大,棉纱毛羽变长、增多;③清纱隔距过小,纱线因与清纱板摩擦而受到损伤,毛羽增加;④气圈破裂环的位置过高,导纱距离偏大,分别会造成纱线与络纱部件、纱线与管纱之间摩擦力的增大,毛羽量相应增加;⑤筒纱卷装量对棉纱毛羽也存在一定的影响。若卷装过大,筒子重量大,筒子与槽筒摩擦力大,纱线受损伤大,棉纱毛羽量就会增加。
 

推荐阅读

加入织信通会员
享受旺铺特权